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匯聚頂尖學科,共辦暑期國際學校;打通教育資源,開放通識課程互選……近日,復旦大學與同濟大學戰(zhàn)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復旦大學舉行,兩校建立全面深入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合力打造校際合作新典范,攜手為強國建設貢獻高校力量。
在學科、人才、科研等方面,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各具獨特優(yōu)勢。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聯合科研、大學治理、成果轉化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社會服務等六大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會上啟動了復旦—同濟國際暑期學校、復旦—同濟共享本科優(yōu)質通識教育課程項目。
復旦大學2023年舉辦了旗艦型國際暑期學校,以“生命科學的新紀元”為主題,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科學前沿,邀請世界頂尖專家,開設了一批具有引領性的前沿課程,激發(fā)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學生的學術熱情。同濟大學長期保持國際化辦學特色,以中德、中法等12個國際合作平臺為核心,構建了國際暑期學校、短期交流訪問、雙學位項目等多方位的國際合作交流機制,持續(xù)擴大國際科技和人文交流的“朋友圈”。2024年,兩校將共同舉辦新一屆暑期國際學校。復旦將遴選2—4個人文社科專業(yè)和理科專業(yè),同濟將遴選2—4個工科專業(yè),聯合引進國際頂尖師資,面向全球招生,吸引更多優(yōu)秀人才相聚復旦和同濟。以此為起點,兩校未來還將進一步推動研究生課程資源、培養(yǎng)經驗以及課程建設評價專家資源共享。
據悉,兩校還將啟動本科階段的優(yōu)質課程共享互選,深化本科階段跨學科大平臺建設。復旦在通識核心課程中推出10門課程向同濟學生開放,涉及經典傳統、哲學批判、文明互鑒、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等方面課程。同濟將工程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社會發(fā)展與國際視野、科學探索與生命關懷等方面的10門通識課程向復旦學生開放。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ds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