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午12:04,南京中山東路街頭,一名中年男子停放電動車時猝然倒地。此時,來南京參加研究生復試的天津外國語大學學生李懋和他的高中同學、南京大學學生魯芋甫恰好路過,兩人立刻翻越護欄過去查看。
“我們發(fā)現(xiàn)大叔呼吸停止,面色蒼白、口唇青紫,推測患者可能是心梗發(fā)作?!濒斢蟾κ且幻t(yī)學生,立刻作出了判斷,他迅速向執(zhí)勤交警楊東宇求助并撥打了120急救電話。與此同時,李懋沖進旁邊的南京銀行大行宮支行,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不到20秒鐘便取出銀行提供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飛奔回患者身邊。
12:09起,李懋、魯芋甫、楊東宇在交替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的同時,使用AED完成3次電擊除顫。12:13,第三次電擊實施后經過短暫間隔,患者心跳恢復了!整個急救過程緊緊抓住了心梗發(fā)作后的“黃金4分鐘”,為后續(xù)的搶救爭取了寶貴時間。12:14,120急救人員到達現(xiàn)場,李懋和魯芋甫幫助120急救員將患者抬上救護車,送往醫(yī)院進行進一步救治。他們又把患者掉落的物品收集好交給了交警,隨后便悄悄離開了。
“回到宿舍后,我倆才反應過來,我們真的救了一個人,挺開心的?!崩铐f。作為天津外國語大學柬埔寨語專業(yè)的一名學生,他在學校曾參加過兩次應急救護培訓,包括如何進行心肺復蘇以及操作使用AED。他的高中同學魯芋甫是南京大學的一名醫(yī)學生。正因如此,兩人能第一時間作出準確判斷,并為患者進行正確、及時的救護。
目前,倒地男子已轉入普通病房,正在接受進一步觀察和治療。經多方尋找,兩名救人大學生終于被找到,他們的事跡也被廣為傳播。南京市秦淮區(qū)警方決定為他們申報“見義勇為”獎勵。
天津外國語大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長期高度重視應急救護教育工作,開設《身心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并將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融入課堂學習,校紅十字會每年組織急救培訓師資開展持證性培訓和普及性培訓。校紅十字會組建志愿者團隊深入社區(qū)和中小學開展“大手牽小手”急救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多個應急救護主題志愿服務項目獲批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青少年健康安全主題社會實踐項目、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志愿服務項目立項,學校榮獲第二批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學校。(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陳欣然)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ds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