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報道,一些老年人本想著報個老年大學,結果卻感覺掉入了推銷現(xiàn)場。體驗課還沒上完,銷售人員就一直信息轟炸催促報正式課,價格還不便宜。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讓越來越多“有錢有閑”的老人已經不滿足于帶帶娃、跳跳廣場舞了,他們在繼續(xù)學習、擴展社交上展現(xiàn)出更多需求。而集學習與社交功能于一體的各類老年大學,則成為滿足老年人需求的重要載體。
隨著老年大學走熱而來的,也有一些無良商家,他們往往打著免費體驗、低價收費、公益推廣等幌子,先把老年學員聚攏起來,然后再采取各種推銷話術甚至坑蒙拐騙的手段,向老人們推銷高價課程、昂貴產品以及各類保健品,不僅讓老年人掉入消費陷阱,質量堪憂的保健品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這背后與正規(guī)老年大學資源有限、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有關。很多地方公辦的老年大學由于價格便宜甚至全免費,往往會出現(xiàn)名額“秒沒”的現(xiàn)象。老年教育資源供不應求,自然也就會有社會辦學力量來彌補空缺,這就給一些非法機構提供了可乘之機。
要治理市場上“坑老課堂”頻發(fā)的現(xiàn)象,當務之急是要加大優(yōu)質老年教育資源的供給力度,實現(xiàn)老年教育市場的“良幣驅逐劣幣”。加大公辦老年大學開設力度,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如有資質的各類文化企業(yè)等。同時在辦學方式上也可加強與社區(qū)基層組織的合作,與社區(qū)合作辦學的模式,既能降低經營主體的辦學成本實現(xiàn)“讓利于老”,方便老年群體就近入學,社區(qū)更可以強化實時監(jiān)管,確保辦學宗旨不跑偏、教學內容不越軌、學員權益有保障。
在強化監(jiān)管上,教育、民政等職能部門也應有更多作為。如嚴把入口關,在辦學資質審核、從業(yè)人員監(jiān)督、課程內容備案、日常檢查抽查等方面建立系統(tǒng)監(jiān)督流程,避免老年教育市場魚龍混雜。暢通老年學員的維權綠色渠道也至關重要,不能讓老人們因為“維權太麻煩”而選擇即使被騙也只好忍氣吞聲。
作為有積極意愿參與學習、社交的老年群體,要不斷提升防騙意識,選擇有正規(guī)辦學資質的老年大學,在購買高價課程、相關產品時要擦亮眼睛,避免沖動消費。子女則要多關心關注父母的動態(tài),鼓勵老人走出家門參與更多教育、社交活動之余,不妨通過防騙知識普及、親自體驗“探店”等方式為父母“掃雷”。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02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pds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